电子薄膜让一切变得聪明起来

在这个智能电子时代,似乎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冰冷”的电子物件都变得生动、可爱,甚至聪明起来,不管是触控屏,还是电子身份证,这一切都离不开电子薄膜技术的发展。This is the era of electronics and touch is the king. From touch screen to electronic-ID, etc, electronic products have become smarter, more vivid and lovely owing to the dev

薄膜具有热塑性和导电等系列特性,应用广泛,如在车体内部,薄膜可使仪表板显示出3D效果,且节省空间,减轻重量。领先材料供应商拜耳材料科技特别在新加坡成立了功能性薄膜研究中心,主要负责高科技涂层薄膜和纳米技术的上游研究,以满足亚太地区电子市场不断增长发展的需求。
据英国市场研究公司IDTechEx预测,全球聚合物电子市场将在2020年增至1000亿美元,并在2025年之后达到2500亿美元。聚合物与电子的结合带来无限可能,甚至让一切变得“聪明”起来。
触控技术井喷式发展
2010年美国苹果公司iPhone 4智能手机以及iPad平板电脑的成功上市,直接带动了触摸屏电子产品爆发式的成长。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3的触摸屏应用于手机,同时也已广泛应用于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本电脑、游戏机、ATM机等领域。在2011年11月24~26日于深圳举办的2011深圳国际手机产业及触摸屏展览会/2011深圳国际电子工业展览会上,精彩丰富的触屏世界让所有参观人员为之一振,小到3.5寸的手机触屏,大到82寸的触控一体电视,从平板电脑到可触控的立式广告牌,触控技术无处不在,真可谓是“高科技,触手可及”。触摸屏这一备受宠爱的技术离不开薄膜,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PET基材。
触控技术不仅在电子产品上日新月异,科研人员也将这种技术带到了汽车上。在德国橡塑展Fakuma 2011展会上,知名塑机制造商恩格尔(Engel)展出了一种敏感表面技术。该公司通过展出一个驾驶室仿真装置,展示如何通过采用触摸、感知和交互的简单组件,令未来的轿车比智能手机具有更好的用户友好性。该公司表示,在将来,汽车驾驶室中的按钮和开关将被电容性的电子器件替代。恩格尔亦在展台上展出一台配备有旋转模板的Engel duo 350注塑机,采用叠层组合模具制造带有敏感表面的中控台。在制件背部成型了一种电容性触摸皮膜。
在Fakuma2011上,Hennecke公司则展示了表层材料如何与热塑性塑料基材共同注塑的过程。而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电容薄膜,将可以令到未来汽车的设计,好像智能手机的面板那样有趣和优雅。
下一代印刷聚合物电子薄膜技术
除触控技术外,印刷电子的发展也是电子与塑料结合的成功案例。拜耳材料科技已开发出大量技术专知和多种材料,供客户印制带电子功能的聚碳酸酯薄膜,并采用薄膜内嵌模压工艺将其加工为三维电子零部件使用。拜耳材料科技欧洲、中东、非洲与拉丁美洲区的功能薄膜业务开发经理 Dirk Pophusen指出:“此印刷聚合物电子技术被视为以低成本方式生产的高度集成的复合成型电子部件的下一代技术。”
薄膜在印刷聚合物电子方面拥有多项优势。它可印制在有限空间内,兼具接线图、制动器、传感器和天线等多项电子功能,而此前薄膜只能用作单独部件。通过集成这些功能,使需安装的零件数和后勤、组装作业量得以减少。利用这些优势,生产出的薄膜不仅结构紧凑、功能齐备,还具有随时安装、空间占用小的优点,满足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
新型硬涂层薄膜兼具热成型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可三维成型的硬涂层薄膜,如模克福HF就是近期的一项创新产品。该薄膜之所以具有优异的可成型性(这种可成型性使得硬涂层薄膜半径较小,同时拉伸深度较大),是因为它首先只对耐划伤涂层进行预先固化,成型后才用标准紫外线灯进行完全固化。聚碳酸酯薄膜的表面光泽度极高,且具有极佳的耐化学性和耐磨性。与三维显示元件配合使用时,由于结合了“隐藏效果”技术,这种涂层成为日益流行的高光钢琴面漆的理想材料。关闭这些电子部件时,这些光亮符号的轮廓便会立刻消失(黑面板技术)。
除电子元件外,使用薄膜内嵌模压(FIM)工艺还可将光“功能”与适用的三维薄膜组件结合在一起。传统技术的LED同样可用作光源,因此也可用于大型电致发光系统。与Add-Vision公司合作后,拜耳材料科技目前正在努力将柔性、聚合物有机LED印于聚碳酸酯薄膜上。据预测,这些P-OLED将用于显示屏制造行业,且前景光明。
新一代电子身份证薄膜防伪技术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在法国智能卡及身份识别技术工业展 (CARTES & IDentification)上推出了两款用于身份(ID)卡的突破性Lexan聚碳酸酯(PC)薄膜新技术,有助于更简便地集成防止身份盗窃和伪造所需的安全功能。这两种新型Lexan SDCX共挤薄膜和Lexan SC92E柔性硬涂层薄膜是打造更多层、更纤薄且工艺更复杂的身份卡和安全文件的理想解决方案。继SABIC数年前成功推出Lexan Secure ID薄膜产品后,此次Lexan SDCX和SC92E高性能薄膜的问世扩充了其安全产品系列,也清晰地印证了公司积极致力于开发身份保护技术来使智能卡生产商和消费者等受益。

SABIC的Lexan SDCX共挤薄膜和Lexan SC92E柔性硬涂层薄膜帮助应对以更多卡层来加强身份卡安全性的行业趋势。
“身份盗窃和伪造的风险对电子身份卡的功能性和设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特种薄膜与板材业务全球市场总监Lennard Markestein说道。“这两款新型Lexan薄膜技术为身份卡薄膜产品系列再添新翼,不仅帮助客户显著提高了卡片的生产效率,还加入了激光雕刻层,为打造更持久耐用的身份卡提供了新的选择。”
Lexan SDCX共挤薄膜将白色不透明或透明Lexan薄膜核心层与透明的激光雕刻覆盖层结合在一起,避免了个别纤薄的薄膜层堆叠的难题。用于卡片面层的Lexan SC92E硬涂层薄膜在耐用性(包括耐刮擦性和耐化学腐蚀性)方面优于标准PC薄膜,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资源的消耗量。
共挤技术解决超薄层难题。由于最新的电子身份卡和文件加入了更精密的安全功能,因而需要添加额外的卡层来集成这些功能。鉴于此,每个卡层都纤薄到50微米甚至更薄,这使得生产流程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Lexan SDCX共挤薄膜将非常纤薄的激光雕刻层和较厚的白色不透明或透明层结合在一起,从而解决了这些难题。这种薄膜可进行优质且具成本效益的激光雕刻,包括利用持卡人照片和签名进行高对比度的个性化设计。卡内的印刷图像在不破坏卡片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修改。
Lexan SDCX薄膜还具有出色的耐热性,抗频繁弯曲且不易变形。该薄膜采用10,000级洁净工作室技术生产。该薄膜提供多种厚度规格供选择,激光雕刻层的厚度范围为30-75微米,总厚度范围为120-275微米。
硬涂层Lexan薄膜可经受磨损。Lexan SC92E单面柔性硬涂层薄膜与没有涂层的聚碳酸酯薄膜相比,具有出众的耐磨损和耐刮擦性。它还在铅笔硬度测试中取得了HB (ASTM D3363)的良好评级,表明其在日常使用中具有高度的耐刮擦性能。此产品还有助于卡片表面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光泽和透明度。该面层薄膜具有众多优势,其中一项就是具有优异的硬涂层柔性,在不使涂层破裂或受损的情况下可实现1/8英寸芯轴弯曲。即便经过频繁弯曲后,卡片也能恢复原样。这些特点不仅延长了卡片的使用寿命,还能在较长时间内更好地保护卡内信息的安全(例如护照照片、签名、个人数据和全息图),从而防止身份卡伪造和误用。
硬涂层还能抗磨砂清洗剂,并且耐防晒霜、化妆品、油类、油脂和燃料中的化学成份。这种涂层薄膜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在高压和190℃高温下进行层压而不会损坏任何特性。Lexan SC92E薄膜的厚度范围为100到175微米之间。这些新型SABIC薄膜可应用于电子身份卡,军人、政府人员和警务人员的身份卡、护照数据页、绿卡、驾照和过境卡等。

转载请注明: 转自中国塑胶原料之家 http://www.su-jiao.com/news/

本文链接: http://www.su-jiao.com/news/show-119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 电子薄膜让一切变得聪明起来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塑胶原料之家无关。中国塑胶原料之家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

塑胶原料之家,专业塑料网站、原料报价网站,免费发布塑胶供求信息。塑胶原料之家为您提供塑料供应、塑料求购、塑料行情、塑料展会、塑料原料资讯服务。

2008-2015 塑料|塑胶原料|物性表大全|UL黄卡|SGS报告查询|最新价格--塑胶原料之家

沪ICP备1502728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