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轻量化事在必行,以迎接次世代汽车的来临。然而,即使是发达的汽车制造国如日本,仍然面对配套不足的问题。欲推动未来汽车的发展,还须进一步改善基础建设。
第三届汽车轻量化技术展一月在日本顺利举行,本田汽车研发中心常务执行役员三部敏宏出席论坛时表示,必须全方位发展次世代汽车。“不管是利用混能甚至是其他可再生燃料,必须有赖各界的推动才有望成功。”
现代汽车油电混合动力车开发部门高级副总裁Lee Ki-sang,明确指出推广环保汽车受到的限制:“经济不景无可避免会打击市场环境,但更加重要的是,除非有更多基建及配套建设起来,否则不可能成事。”他预计混能汽车最快快要到2015年才成为主流。
宜制订全球统一标准
大陆集团汽车系统及技术部门副总裁Christian Senger,与TÜV Rheinland日本分社制品部产业机器课课长Vilmos Sztaroveczki亦持相同意见。后者并指出:“即使在日本,各项充电设施仍不算普及,不过政府现时大力推动这方面的发展,故前景甚好,尤其是感应充电,未来或成为主流。”
除此之外,Lee Ki-sang呼吁业界应尽快制订统一标准。“举行说,如果各地充电设备标准不一,那么生产商很难达到量产减低成本,同时需要进行改装才能把汽车出口到世界各地,费时失事。”
轻量法技术百家齐放
说到汽车轻量化,则可以各师各法。日产除了使用新型的超高强度钢外,也利用发泡聚丙烯(PP)生产模块化部件,建立一个通用模块系列(Common Module Family,CMF)去减轻车重;日产轻量化推进部部长熊本隆表示:“我们致力推动通用模块系列,希望由2013年约12%汽车利用此技术,发展至2016年占超过58%。这样,生产成本和重量可以下降30%,燃料效率则可以改善三成。”
三菱汽车则着重研发碳纤维增强塑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三菱复合材料开发中心主席研究员秋山浩一预计,随着世界各地收紧汽车排放要求,碳纤维增强塑料在2030年将可发展至适合量产。
现阶段,三菱主力研发的预浸料模压成型工艺(Prepreg Compression Molding,PCM),可有效缩短成型周期时间,而且部件的纤维成份可高达65%。现时,PCM以140°C及5MPa可在三分钟内完成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