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塑料材料中几大厂商的材料特点

帝人化成Panlite® PC和PC/聚酯、Multilon®(PC/ABS)系列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仪表盘、控制面板、车内灯、车内把手,以及灯罩、转向灯、前照灯、保险杠、侧饰等。

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突破1300万辆的规模,以及日益严苛的节能减排要求,国内汽车厂商对塑料件的需求量明显提升。
2010年国内汽车用塑料件将达到267.5万吨。塑料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在此次展会上得以充分展示,众多知名材料供应商重磅推出各自最新的技术及解决方案。展会期间30多场的材料技术交流会中,几乎有一半的新产品推广涉及车用塑料。
快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巿场已经成为全球橡塑行业扩大投资、加紧布局的重点目标巿场。
多家世界知名化学品供应商在此次展会上推出其在汽车轻量化、舒适时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
其中,巴斯夫、拜耳材料科技、埃克森美孚化工、三星道达尔、帝人化成、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等公司展示多款色彩缤纷、造型各异的概念车,以及汽车零部件展品,令人仿佛置身於汽车展中,让观众充分感受到汽车塑化的无穷魅力和无限可能。
巴斯夫与i-flow
刚刚於3月2日在日内瓦国际车展上推出的现代i-flow概念车此次首次亮相中国,成为巴斯夫展台上的亮点之一。
由於现代汽车在i-flow的研发初期就邀请巴斯夫参与,使巴斯夫的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虽然该车采用的轻质材料、太阳能电池,到协助减轻重量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许多创新技术至今尚未被用在任何车辆上,但是却向人们展示了未来汽车的无限可能。
这款车的座椅框架采用了轻质结构的聚酰胺材料Ultramid® Balance,而且可再生原料比例高达60%;座椅还采用了高吸水树脂材料,即使是在炎炎夏日驾驶者和乘客也不会有闷热潮湿的感觉。
在i-flow的内饰材料中还采用了大量聚氨酯材料Elastollan®,不仅柔软舒适而且耐摩擦、颜色多彩、纹理丰富,给汽车内饰的设计者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巴斯夫还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应用到了发动机的隔热系统及被动热管理系统等技术,加之为三效催化转化器提供的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排放和油耗。
在舒适性方面,巴斯夫的创新软触漆涂料技术Steron®,可满足各种复杂纹理设计的需求,既能像天鹅绒般柔软,也能如丝缎一样顺滑,并始终保持自然的感觉。
车身的璀璨效果归功於巴斯夫涂料部门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镜面效果漆:这种液态金属底色漆使i-flow车身具有镀铬效果,而非喷漆效果。此外,创新的iGloss清漆也提高了漆面的耐刮擦和耐候性能。
拜耳材料科技与i-mode

i-mode是PC在汽车上极致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
高透明度是“i-mode”概念车的主要特点之一。
由拜耳材料科技与现代汽车联合设计打造的i-mode概念车,其全景车顶、前後风窗玻璃和侧窗以及大小灯罩均采用模克隆®聚碳酸酯材料代替传统玻璃,与玻璃制成的相同部件相比,重量可减轻达50%,很大程度地降低油耗和减少CO2排放。
除此之外,使用模克隆®聚碳酸酯制造车窗具有出色的设计自由度,并可达到综合集成的功能性。拜耳材料科技的聚碳酸酯不但使车辆更轻,CO2排放更少,也使发光二极管(LED)透镜的设计更加优化,更加可持续发展。聚碳酸酯具有很好的红外线吸收的功能,可以防止车厢内部的温度上升过快。
在i-mode的概念车上面,拜耳还运用了柔感涂料。拜耳在这种硬塑料的表面,使用了涂层,让它有一种非常柔软的感觉。这种柔感涂料是水溶性的涂料产品,因此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应用。
帝人化成与PU_PAEV

帝人化成PC以及整体塑型等产品和技术的应用,使PU_PAEV概念车仅重400多公斤。
日本高科技材料公司帝人株式会社在展会上展出了一辆被命名为“PU_PAEV”的超轻概念车,自身重量只有434公斤重,是普通电动汽车的一半,比目前奔驰的双座微型车smart还轻60%。
聚碳酸酯风窗玻璃的密度只有普通玻璃的一半,从而降低了车身重量。车速可达56公里,最多可行驶96公里。
设计者利用整体塑型等技术,将汽车零部件从普通电动车的2万个降低到100个。该车的核心结构由羽量级的碳合成材料制成,内部纤维是可生物降解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帝人化成Panlite® PC和PC/聚酯、Multilon®(PC/ABS)系列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仪表盘、控制面板、车内灯、车内把手,以及灯罩、转向灯、前照灯、保险杠、侧饰等。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在汽车上的丰富应用

标致一直在其法国制造的汽车翼子板和其他车身外板中使用Noryl GTX树脂。这一材料也被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奇瑞率先采用。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在现场展示了一辆“标致”车的车架模型。标致一直在其法国制造的汽车翼子板和其他车身外板中使用导电聚苯醚和聚酰胺(PPO/PA)混合物Noryl GTX树脂。
Noryl GTX树脂也与中国本土先锋汽车厂商奇瑞进行了合作。通过沙伯基础创新塑胶和奇瑞长达五年的合作,奇瑞设计出一款新型跑车, 它率先采用了热塑性工程塑料前翼子板,在中国本土整车制造商中开辟先河。其前翼子板采用了Noryl GTX树脂。用Noryl GTX树脂取代车身钢板可以减轻重量、设计更灵活,且低速冲击耐久性更加出色,并且能够使用标准车身喷涂工艺,无须後续处理。
除前翼子板外,沙伯基础创新材料在这款跑车上的关键应用还包括前後保险杠吸能块、加油口盖和车身底板。其中吸能块和加油口盖采用了公司的Xenoy树脂,车身底板则采用了Stamax树脂。
此外,沙伯基础创新塑料还展示了一个采用Lexan EXL注塑设计的创新概念方向盘。
Lexan EXL玻纤增强聚碳酸酯-硅氧烷聚合树脂在相当大的温度范围内具有出色的刚性和较高的抗冲击性。沙伯基础创新塑料已开发出两种转向盘设计,即采用皮革包裹的两部件注塑设计和采用聚氨酯包覆成型的单件式注塑骨架。这两种设计均用小型金属轮毂安装在转向柱上。
结果显示,Lexan EXL聚合树脂转向盘具有重量轻、性能高、造型自由,且能显着降低CO2 排放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能够实现部件整合等优势。与镁合金或铝合金方向盘相比,它们能将系统成本和重量分别降低20%和40%。
公司还宣布推出Noryl和Valox汽车树脂的全新高端产品系列。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能够减少燃油消耗量和排放量,但额外的电池组重量(一辆中型车可增加重量高达300公斤)也同时制约着环保效益的发挥。
Noryl聚苯醚和Valox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能显着减重,且具有出色的耐化学性、耐高温性、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是电池框架和外壳等电池组组件材料的理想选择。
埃克森美孚化工与高能效汽车模型

埃克森美孚化工展出的高能效汽车模型。
埃克森美孚透明的高能效汽车模型拥有轻量化的汽车塑料部件。汽车重量每减轻10%,燃油消耗可降低6.6个百分点。节省燃油消耗的产品包括埃克森美孚自己的合成润滑油以及使用丁基橡胶的先进轮胎气密层,它能够使轮胎气密性提升10个百分点。这些产品拥有巨大的潜力,将极大地改变汽车行驶期间的能效。
博禄的聚烯烃技术
聚烯烃的解决方案具有最佳的刚性/冲击强度比、油漆兼容性、重量轻、热膨胀系数较小等优点,可为汽车工业提供所需的安全性、加工性、延长寿命,以及节能减排。

博禄凭藉在聚烯烃方面40多年的经验,为汽车行业提供了诸多成功应用。
北欧化工与博禄汽车部门在提供塑料方面拥有40多年的历史,尤其在聚烯烃解决方案方面有40多年的经验。目前,博禄的解决方案涉及汽车内外饰件、发动机周边零部件、电池技术等,创新技术如:锂电池壳体、轻量化的仪表板支架、进气歧管、翼子板、轻量化的後排座椅支架、新一代保险杠、卡车前端框架等。
博禄技术在中国巿场的最新应用案例如:上海通用别克新凯越保险杠,上海大众朗逸仪表板和门板,上海通用别克新君威门板。这些产品都具有良好的表观质量,优良的机械强度,更优良的表面耐用性,平衡的刚性与耐冲击性能,并均可回收利用且非常环保。
三星道达尔

三星道达尔展示的汽车模型。
三星道达尔在面为240m2的大规模展台上,利用滑动视觉和开放型汽车模型等展示手段,介绍了PE(聚乙烯)、PP(聚炳烯)等其在中国巿场的主力新产品。
据悉,三星道达尔近期增设的新工厂生产的PP Plus、Random PP具有很高的均一性和优秀的物性,这些产品的性能比原有的产品有显着的提高,可以满足顾客更多的需求。
亚太国际
亚太国际这次的展品亮点主要集中表现在塑料科技在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的应用。

亚太国际通过FI方程式赛车的立体模拟展示,体现其在汽车工程塑料研制领域的杰出地位。
公司在现场通过一辆FI方程式赛车的立体模拟展示,集中体现出了亚太国际在汽车工程塑料研制领域的杰出地位。
多年来,亚太国际利用自身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专业研发、制造了加纤、填充、合金、无卤、阻燃、增韧、导电、耐高温、高强度、高密度、发香、发光、降解、纳米等各种功能工程塑料,被广泛应用於汽车周边配件领域。
总上,不难看出,正如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会长廖正品所说:“现代汽车工业已经离不开塑料了,汽车部件塑料化是当今国际汽车制造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塑化给塑料行业既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挑战。
例如,如何提高塑化汽车的安全性?如何平衡高发展与保护环境?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对整车可回收性提出要求,并开始强制执行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替代热固性橡胶材料的国际标准。
早在2000年9月,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就颁布了报废汽车技术指令,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每年每辆报废汽车其平均重量至少有85﹪能够被再利用,其中材料的回收率至少为80﹪;2015年1月1日起,这两项指标将分别提升至95﹪和85﹪,并於2008年12月15日开始强制执行。中国在汽车产品可回收利用率和禁用物质管理方面也开始起步,2008年开始立项,预计今年内可通过。
因此,车用塑料的环保和可回收性能将是未来车用塑料的一个发展方向。相关标准的制定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向节能型产业发展,并带动整个上游产业更加绿色环保。

转载请注明: 转自中国塑胶原料之家 http://www.su-jiao.com/news/

本文链接: http://www.su-jiao.com/news/show-118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 汽车塑料材料中几大厂商的材料特点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中国塑胶原料之家无关。中国塑胶原料之家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如因作品版权问题需要处理,请与我们联络

塑胶原料之家,专业塑料网站、原料报价网站,免费发布塑胶供求信息。塑胶原料之家为您提供塑料供应、塑料求购、塑料行情、塑料展会、塑料原料资讯服务。

2008-2015 塑料|塑胶原料|物性表大全|UL黄卡|SGS报告查询|最新价格--塑胶原料之家

沪ICP备15027283号-4